在此前進行的英超第35輪的一場強強對決中,切(qie)爾西(xi)3-1戰勝(sheng)了(le)聯賽提(ti)前奪冠的利物浦。《The Athletic》記者Liam Twomey撰(zhuan)長文對本場焦點對局進行了(le)戰術復盤,通過大量數(shu)據(ju)分析,他得出結論:藍軍在控(kong)球率過高或過低(di)時表現不佳,馬雷斯(si)卡需找到平衡點。
Twomey認為,馬雷斯卡的球隊在拿到球權時明顯更加積極主動,全場切爾西共發動了5次快攻(Opta將“快攻”定義為從本方半場發起的快速反擊,并且對手防線尚未完全布置到位),以及6次直接進攻(指的是從本方半場剛進入對方區域開始的一段控球過程,其中至少50%的傳球向前推進,且最終以射門或禁區內觸球結束)。這兩個數據都追平了切爾西本賽季在英超中的最高紀錄。
比賽節奏(zou)和風格一直是斯(si)坦(tan)福(fu)橋(qiao)本賽季的(de)爭議焦點。2025年以(yi)來,切爾西(xi)的(de)直接(jie)進攻頻率顯著(zhu)下降,許多(duo)球(qiu)(qiu)迷傾向于認(ren)為,這支年輕球(qiu)(qiu)隊越是致(zhi)力于“馬雷斯(si)卡(ka)式控球(qiu)(qiu)足(zu)球(qiu)(qiu)”(俗稱“Marescaball”)的(de)傳控原則(ze),表現就(jiu)越差(cha)。
而這場對(dui)利(li)物浦的勝利(li)方式(shi)提(ti)出了一個相(xiang)關問題(ti):這支切爾西(xi)是(shi)否在控球更(geng)少時表(biao)現更(geng)好?
根據TA的統計,到目前為止,本賽季切爾西在35場英超比賽中有27場控球率超過50%——對于一支希望通過控球掌控比賽、創造機會的球隊來說,這并不令人意外。在這27場中,馬雷斯卡的球隊取得了勝率為主的戰績(15勝8平4負);而在那8場控球率不足50%的比賽中,切爾西則戰績不佳(3勝1平4負)。
Twomey接(jie)下來將控球率(lv)劃分為各個區(qu)間,分別統計了切爾(er)西在不同狀況(kuang)下的(de)表現:
1、在12場控球率處于50%至59.9%的英超比賽中,切爾西整體表現不錯(戰績為7勝3平2負)。他們在這12場比賽中場均進球1.7個,與同期的場均預期進球完全一致;而場均失球只有0.8個,略優于同期的場均預期失球。
2、在另外12場(chang)控球率處(chu)于60%至(zhi)69.9%的(de)比賽中(zhong),切爾(er)西(xi)的(de)表現略有提升(sheng)(戰績為(wei)8勝3平1負),盡管預期失(shi)球上升(sheng)至(zhi)1.4,但切爾(er)西(xi)場(chang)均(jun)失(shi)球為(wei)1.3。而更關鍵的(de)是,切爾(er)西(xi)在進(jin)攻端(duan)的(de)產出更高:場(chang)均(jun)預期進(jin)球達到2.0,實(shi)際場(chang)均(jun)進(jin)球為(wei)2.2。
造成這種進攻提升的一個原因可能出人意料:切爾西在控球率升至60%以上時,反而平均每場發動更多的快攻(1.9次,高于原本的1.3次)和直接進攻(2.9次,高于原來的2.6次)。這(zhe)很重要,因(yin)為雖然馬雷斯卡強調(diao)控球,但他同樣要求一旦擊破對手第一道防(fang)線、形成局部人數(shu)優勢后,必須迅(xun)速推進。
然而,對手在(zai)這類比賽中也更具威脅,平均每(mei)(mei)場對切(qie)(qie)爾西(xi)(xi)完成11.8次(ci)射門(相比之前的(de)7.9次(ci)),切(qie)(qie)爾西(xi)(xi)遭(zao)遇的(de)直(zhi)接進攻(gong)次(ci)數也小幅上升(sheng)(每(mei)(mei)場0.6次(ci),之前為0.5次(ci))。
3、在控球(qiu)率介于40%至49.9%的7場英超比(bi)賽中,包括了兩次對陣曼城、11月與阿森納的比(bi)賽,以(yi)及(ji)12月主(zhu)場與富勒姆的西(xi)倫敦德比(bi)。這些比(bi)賽中切爾(er)西(xi)一場未勝,但其中也包括兩個本賽季較(jiao)為亮(liang)眼的勝利:9月主(zhu)場4-2擊(ji)敗布萊(lai)頓,以(yi)及(ji)客場3-0大勝西(xi)漢姆。
在控球率較低的情況下,切爾西平均每場被對手射門13次,而自己制造的射門為13次,略低于對手。同時,在這類比賽中,切爾西平均預期進球為2.0,卻只打進1.6球;而對手的平均預期進球為1.6,卻攻入1.7球。進攻端和防守端的運氣都沒站在他們這一邊。
從(cong)上述情況來看,馬雷斯卡堅持的“要通過(guo)控球(qiu)贏得(de)比賽(sai)”的理念暫時站得(de)住腳——但也可以(yi)看出,控球(qiu)率(lv)并(bing)非萬能。切爾西在本賽(sai)季英(ying)超(chao)中有三(san)場比賽(sai)控球(qiu)率(lv)達到或超(chao)過(guo)70%,結果一場未勝:兩(liang)次(ci)對陣伊(yi)普斯維奇,以(yi)及12月客場與埃弗頓的0-0平局(ju)。
在面對密集防線時,切爾西推進節奏幾乎完全被抑制:在上述三場比賽中,他們只完成了1次快攻和4次直接進攻,卻被對手打出了8次快攻和8次直接進攻。看過那幾場乏味比賽的球迷都能感受到,馬雷斯卡球隊表面上的控球其實脆弱,極易被更頑強、更果斷的對手打破。
面對埃弗頓以及兩場與伊普斯維奇的比賽中,切爾西合計射門66次,僅打進2球。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平均每次射門的預期進球值僅為0.08 —— 遠低于他們在控球率較低比賽中的數據。簡單說,他們創造了大量低質量的射門。
馬雷斯卡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唯一能說的是,我認為最近六場主場英超比賽,我們面對了南安普頓、萊斯特、狼隊、西漢姆、熱刺和伊普斯維奇,我們贏下了其中五場,而人們最享受的,或許是對熱刺那場(切爾西1-0取勝)。但熱刺是這六場主場比賽中唯一試圖高壓逼搶的球隊。”
“所(suo)(suo)以(yi)(yi),可能這就是(shi)我們進(jin)攻更多、推進(jin)更快的原因(yin)。但面(mian)對其他死(si)守在禁區里的球隊,比賽(sai)(sai)就完全不同了。所(suo)(suo)以(yi)(yi)我們需要學(xue)會如何打(da)不同類型(xing)的比賽(sai)(sai)。我們也會改變(bian)——戰術上,我們會一場場去調整。”
“從本賽季的(de)表(biao)現(xian)來看,切爾西更容易在控(kong)球率太(tai)低(di)或控(kong)球率太(tai)高的(de)比(bi)賽中丟分(fen),而馬雷斯(si)卡(ka)的(de)重要(yao)任務,就是找到最具‘生產力’的(de)平衡點”,Twomey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