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于中國籃球最大的(de)新聞就是(shi)楊瀚森(sen)參加NBA選(xuan)秀成功,以第(di)16的(de)高順位被(bei)開拓者選(xuan)中。能(neng)夠進(jin)入首(shou)輪,意味著楊瀚森(sen)得到一份(fen)兩年打(da)底(di)的(de)保障(zhang)性合同,下賽季(ji)肯定要在NBA打(da)球,短(duan)期內不會(hui)回到國內,也就不能(neng)代表青島隊征戰CBA了。
青島隊在楊瀚森的成長過程中提供了各種支持,并且也是按照把他推向NBA的思路培養的,不會因為短暫失去楊瀚森而感到失落,反而是一件很驕傲的事。
不過青島隊(dui)也要(yao)面對(dui)現實問題,就(jiu)是下(xia)賽季沒有楊瀚森以后(hou)球隊(dui)實力會明顯下(xia)滑,必須重新(xin)調整球隊(dui)構成,爭取能維持一個好(hao)成績。
其實現在的青島隊也調整沒有幾年,是從2022年開始劉維偉到來之后進行的重建,第一個賽季只是清理了一批老將,建立新模式,也沒能進入季后賽。2023年楊瀚森橫空出世,青島隊核心班底初步打造完成,拿到了季后賽名額;剛結束這個賽季,青島隊更進一步,季后賽首輪淘汰了劉維偉的老東家浙江,鎖定八強名額。
但因為楊瀚森的離開,青島隊又要做出改變,畢竟是一個NBA級別的球員離開,放在任何俱樂部都是實力上的重創。毫無疑問,目前球隊的新本土核心確定有三個,分別是王睿澤、段昂君和趙嘉義。
這(zhe)里(li)邊(bian)王(wang)睿(rui)澤屬于大器晚(wan)成(cheng)的(de)球員,通(tong)過(guo)選秀進(jin)入CBA,本(ben)身名氣(qi)很小(xiao),但(dan)屬于低(di)調實(shi)用的(de)類(lei)型,他的(de)技能都是刻苦訓練得來的(de)。這(zhe)兩年(nian),王(wang)睿(rui)澤賽季(ji)場均(jun)15.5分,這(zhe)個(ge)進(jin)攻能力在(zai)國內球員里(li)還是排得上號的(de)。不過(guo)王(wang)睿(rui)澤已經30歲,屬于他的(de)巔峰時間不會太久了(le)。
相比之下,22歲的段昂君要更有發展空間,這個1米97的鋒衛搖擺人進入CBA只有兩年,還沒有到成熟階段,進攻上看起來數據一般,場均11.3分,但絕對是一塊璞玉,防守上的分散了他很多精力,也確實有效果。其實段昂君是有機會成為賀希寧、程帥澎級別的球員,接下來楊瀚森不在,屬于他的機會肯定會大幅增加。
最后趙嘉義能成為青島隊穩定的核心也是從今年正式開始的,之前他是從廣廈租借過來,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將徹底完成轉會。估計這也是青島隊計劃里的一部分,走了一個楊瀚森,但留住了一個當打之年的前鋒。
趙嘉(jia)義就(jiu)是趙嘉(jia)仁的翻版(ban),能力基本相同,去(qu)年開始(shi)兩次進入國家隊,可以(yi)說(shuo)在青島(dao)隊獲得(de)新生。隨(sui)著身份重新確(que)立,趙嘉(jia)義下(xia)賽季肯定打得(de)更積極(ji),可以(yi)說(shuo)未來(lai)青島(dao)隊的下(xia)限就(jiu)是靠他們這(zhe)幾個人撐(cheng)起(qi)來(lai)。
當然,青島隊(dui)最大的(de)(de)麻煩還是解決(jue)中鋒(feng)的(de)(de)空缺(que),楊瀚森的(de)(de)位置不是別(bie)人隨便能填補的(de)(de),國內中鋒(feng)也沒有(you)(you)太好的(de)(de)選擇,即使引進過來(lai)也是替補,要想實(shi)力起伏沒那么大,還是找來(lai)外援更(geng)(geng)實(shi)際(ji)一些。劉維偉(wei)最大的(de)(de)壓力只有(you)(you)一個,就是下賽季怎么守住季后(hou)賽席位,更(geng)(geng)大的(de)(de)目標(biao)也不敢期望了,先保本再(za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