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6 月 26 日,在 2025 年 NBA 選秀大會上,中國男籃新星楊瀚森在首輪第 16 順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
相信中國籃球迷們得(de)知這一(yi)消息(xi)后會無(wu)比激(ji)動。
要知道,這可是自姚明、易建聯(lian)之后(hou),中國(guo)球員(yuan)在 NBA 選秀中取得(de)的又一(yi)高(gao)順位佳績。
如今,無數中國球迷都在期待著,這位潛力新星能否在 NBA 賽場打出名堂,成為下一個姚明,還是會面臨諸多挑戰,重走周琦的老路呢?
楊瀚森(sen),這位(wei)出生(sheng)于 2005 年(nian) 6 月 26 日的年(nian)輕中鋒(feng),身高 2.16 米(mi)(mi),體(ti)重 115 公(gong)斤,臂展(zhan) 2.24 米(mi)(mi) 。
他的籃球之路,從一開始就備受矚目。
這位小將初登CBA賽場便為球迷們展現了不一樣的球風,那一手傳球堪比約基奇,還有籃下的夢幻腳步,有些大夢的身影。
面對(dui)CBA外援小楊也不(bu)懼怕,能暴扣絕(jue)對(dui)不(bu)上籃,他強硬的(de)表現收獲了不(bu)少(shao)球迷。
球迷們給了他一個稱號“中國約基奇(qi)”,也正是從那時(shi)起(qi),剛滿 18 歲(sui)的楊(yang)瀚森堅定(ding)了沖擊(ji)更高舞臺(tai)的決心(xin)。
然而,在決定沖擊 NBA 選秀的道路上,楊瀚森并非一帆風順。
最初(chu),當他的(de)團隊決定讓他繼續留在 CBA 征戰,放棄參加(jia) 2024 年的(de) NBA 選秀時,外界一片(pian)質疑(yi)聲(sheng),甚至夾雜(za)著謾罵。
畢竟當時是 NBA 選秀 “小年”,剛達參選門檻的楊瀚森擁有年齡優勢,且世青賽的出色表現仍讓人記憶猶新。
但楊(yang)瀚(han)森團隊(dui)有著自己的(de)考量,事實證明,他們的(de)決(jue)策(ce)是正(zheng)確的(de)。
接下來的一個賽季,楊瀚森在(zai) CBA 賽場上繼續(xu)打磨自己。在(zai) 2024 - 2025 賽季,他的表現(xian)愈發成(cheng)熟。
別看他(ta)年紀(ji)小(xiao),已經有了(le)一名球(qiu)星該有的(de)“大(da)心臟(zang)”,不止如此球(qiu)隊還給他(ta)制定了(le)單打(da)的(de)戰(zhan)術,他(ta)也憑借著自己(ji)場下的(de)努力(li),在(zai)CBA賽場中“統治四方”。
憑借這些出色的表現,他獲評 CBA 常規賽年度最佳星銳球員,還先后入選 CBA 全明星賽首發陣容以及 CBA 常規賽國內球員最佳陣容一陣。
在這(zhe)期間(jian),陸續有 NBA 球隊的球探來到青(qing)島隊主場甚至客場,觀(guan)看他的比(bi)賽,觀(guan)察他的表(biao)現。
但是此時一些“黑粉”們都站了出來,紛紛質疑楊瀚森并沒有今日NBA的實力,一時間夸獎和謾罵一同來到了這個18歲的男孩身上。
但是楊瀚森并不在意,一(yi)直堅持做(zuo)自己,每天刻(ke)苦訓練(lian),備戰2025年NBA選秀。
如今再看,楊瀚森成功進入NBA ,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
他用自己的(de)努力和堅持,一步一個腳(jiao)印(yin)地走到了今天(tian)。
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他即將開啟的 NBA 之旅時,難免會將他與中國籃球的傳奇人物姚明進行一番對比。
姚明,這位中國籃(lan)球的標(biao)志性人物,身高達到 2.26 米。在進入 NBA 之前,姚明在 CBA 的賽場(chang)上已(yi)經展(zhan)現(xian)出(chu)了統治力(li)。
從 17 歲進入 CBA 開始,他的數據逐年攀升。
首個賽季,場均便能得到 10 分、8.3 籃板,命中率為 59.3%;到了第五個賽季,場均數據飆升至 29.7 分、18.5 個籃板,命中率更是高達 69.9% 。
在季(ji)后賽(sai)中(zhong),他的表現同樣出色,最(zui)后一個賽(sai)季(ji),場(chang)均能(neng)轟下 37.7 分、20.2 個籃板,命中(zhong)率 77.8% 。
進入 NBA 后,姚明在八年的職業生涯中,六次入選全明星,四次帶隊打進季后賽。
盡管(guan)受到傷病困擾,但他(ta)在場上(shang)的(de)統治力依舊不容小覷。他(ta)有著靈活的(de)籃下(xia)腳步和出色的(de)自主(zhu)進攻能力,能夠通過轉身投(tou)籃、拋投(tou)等多(duo)種方式終結進攻,進攻手段極其豐富。
姚明在 NBA 的賽場上,是火箭的建隊核心,他的低位單打還有那一手無解的中距離是火箭最有效的得分方式之一。
毫不(bu)夸(kua)張(zhang)地說,姚明的(de)實力在當時的(de) NBA 中鋒位置上(shang),絕對是(shi)頂尖的(de)存(cun)在,即便放眼整個聯盟(meng),他也是(shi)一股不(bu)可(ke)忽視的(de)力量。
這(zhe)樣的(de)成就,對于任何一(yi)名球員(yuan)來說,都堪稱(cheng)輝煌,對于中國球員(yuan)而(er)言(yan)更是難以超越。
相比之下,楊瀚森雖然在身高、位置和技術特點上與姚明有相似之處,但要達到姚明的高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bu)過,這(zhe)并不(bu)意味著楊(yang)瀚森無法在(zai) NBA 賽場上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tian)。他完全可(ke)以(yi)以(yi)姚(yao)明為榜樣,學習姚(yao)明在(zai)賽場上的堅韌和(he)對(dui)比賽的專注。
在(zai)比賽中,楊瀚森要敢于出手(shou),不能因為對(dui)手(shou)的強大而畏手(shou)畏腳。
在 NBA 的賽場上,對抗強度和比賽節奏都遠超 CBA,這就需要他打得更硬一些,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在籃下建立起自己的 “禁飛區”。
除了球技上的提升,性格方面也很重要。
楊(yang)瀚森需要讓自己(ji)更加開朗,積極地與(yu)教(jiao)練和隊友溝通交流。
在 NBA 這樣的頂級聯賽中(zhong),團隊協作(zuo)至關(guan)重要,良好的溝通能夠讓(rang)他更快地融入球隊戰術體系。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英語的學習。
在 NBA 的(de)賽(sai)場(chang)上,語言是(shi)溝通的(de)橋梁,只(zhi)有熟練掌握英語,他才(cai)能更好地理解教練的(de)戰術布置,與隊友在場(chang)上進(jin)行有效的(de)溝通,從而在球(qiu)場(chang)上做到游刃有余。
再回顧一下周琦(qi)的 NBA 之路,充滿(man)了戲劇性與遺憾。
2016 年(nian),周(zhou)琦在(zai)第二輪 43 順位被休斯敦火箭隊選中(zhong),彼時的(de)(de)(de)他(ta)被視為中(zhong)國籃(lan)球新(xin)的(de)(de)(de)希望,球迷們期待著這位身體素質出眾(zhong)的(de)(de)(de)內線長人能在(zai) NBA 闖出一(yi)片天(tian)地。
初到火箭,周琦憑借出色的臂展和封蓋能力,在夏季聯賽中偶有亮眼表現,讓人們看到了他立足 NBA 的可能。
然而,現實卻異常殘酷。NBA 高強度的對抗和快節奏的比賽,讓周琦在身體和技術上的短板逐漸暴露。
頻(pin)繁(fan)被下放(fang)到發展聯盟,有限的出場時(shi)間,以及傷病的侵襲,都阻(zu)礙(ai)著他的成長(chang)。
最終,周(zhou)琦未能(neng)在(zai) NBA 站穩腳跟,黯(an)然回(hui)國,如今楊瀚森(sen)踏(ta)上征(zheng)程(cheng),必須吸取(qu)周(zhou)琦的教訓,直面挑戰,才能(neng)避免重蹈覆轍。
盡管開小(xiao)楊加入(ru)的拓者隊在近幾(ji)年(nian)的 NBA 賽場上,成績并不(bu)理(li)想(xiang),算(suan)得上是一支(zhi)弱(ruo)隊。
但這對于他來說,或許是一個機會。
在(zai)一支弱隊中,他有更多的機會(hui)展示自己的實力。
在新賽季的前幾場(chang)比賽中,如果他能夠發揮出(chu)色(se),獲得替補出(chu)場(chang)的機會(hui),并且(qie)抓(zhua)住機會(hui)打(da)出(chu)亮(liang)眼的數據,那(nei)么他就(jiu)有可(ke)能在球隊中站穩腳跟。
一旦能夠在球隊中確立自己的位置,打出自己的名堂,楊瀚森便有希望在 NBA 中立足。
如今,楊瀚森已經成功(gong)踏上了(le) NBA 的舞(wu)臺,他的未(wei)來充(chong)滿了(le)無限(xian)可能。
小編認為他不用成為下一個姚明,也不用成為下一個周琦,現在唯一目標就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也許(xu),在不久的將(jiang)來(lai),我(wo)們真的會見證一位新的中國籃球巨星(xing)在 NBA 的賽場上崛(jue)起。
到那時,我們可以驕傲地說:計劃有變,開拓者總冠軍,因為他們有了楊瀚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