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神信鬼信蘭成”,是大家對(dui)信蘭成的評價(jia)。
在中國籃協就任14年,信蘭成致(zhi)使男籃(lan)成績急(ji)轉直下。
不僅毀了中國男籃第一人——王治郅,還在無意中致使姚明提前退役。
可以說,信蘭成憑借一己之力讓中國男籃倒退了20年。
直到宮(gong)魯鳴上(shang)任,中國男籃(lan)的頹勢(shi)才有所緩解。
信蘭成“臭名遠揚”,甚至被球迷和網友奉為中國男籃的罪人。
在任14年,信蘭成到底做了些什么?
既然打不好江山,為什么還能穩坐籃協主席之位14年之久?
藍管主任:新舊交替
2009年,信蘭成被提拔任命為“中國男籃副主席”。
其實,這不是(shi)他第一(yi)次被(bei)任命為籃管中心主(zhu)任。
1997年8月份,信蘭(lan)成受(shou)命(ming)籌建藍管(guan)中(zhong)心。
時隔3個月,他又被任命為國體總局藍管中心的黨委副書記和“首任主任”。
然而,信蘭(lan)成并不是籃(lan)球專業出身的運動(dong)員一步步高升至這個位(wei)置的。
他(ta)大學專業是田徑,畢(bi)業之后進(jin)入國家體委工作,長(chang)期在綜(zong)合司供(gong)職。
因為發表過幾篇優秀文章,信蘭成得到提拔,晉升至綜合司副司長,還參與了《奧運爭光計劃》的制訂。
跨行到籃管中心任職,雖不(bu)知原因(yin),但結果(guo)是顯而易(yi)見的。
2002年釜山亞(ya)運會(hui)時,中國(guo)男籃一(yi)騎絕塵領先(xian)7分,勝(sheng)利在(zai)向中國(guo)男籃招手。
誰知,決賽最(zui)后一分鐘竟然被韓國(guo)隊逆轉,錯失冠軍。
這是中國男籃自1986年之后第一次與冠軍失之交臂。
北京奧運會在即,國體總局一致認為信蘭成無法勝任這個重任,帶領(ling)中(zhong)國(guo)男籃上陣殺敵。
信蘭成卸任之后,國體總局派李(li)元偉接手籃(lan)管中心。
李元偉不(bu)同于信蘭成(cheng),他是北體籃球專業畢業的。
先(xian)是留校擔任(ren)籃球教研室老師(shi),而后在1995年升任(ren)北體副校長。
藍管中(zhong)心(xin)建成之后,信蘭成擔任(ren)主(zhu)任(ren),李元偉擔任(ren)副主(zhu)任(ren)。
一個正(zheng)手,一個副手,對(dui)中(zhong)國男(nan)籃的(de)認識見解以及未來的(de)發展卻有(you)著截然不(bu)同的(de)看法。
中國男(nan)籃(lan)在(zai)他們(men)的帶(dai)領下,成績也是云泥(ni)之(zhi)別。
信蘭成(cheng):逼(bi)走天才(cai),男籃隕(yun)落
信蘭成(cheng)首(shou)次接任藍(lan)管(guan)中(zhong)心(xin)時,中(zhong)國(guo)男籃出現了一位天才級選手——王(wang)治(zhi)郅(zhi)。
王治郅的父母都是職業籃球運動員,曾效力北京隊。
在父母的引領下(xia),王治(zhi)郅也走上了籃球之路(lu)。
上(shang)小學(xue)時,王治(zhi)郅(zhi)的身高(gao)已經是鶴立雞(ji)群的存在(zai)。
也是從那(nei)時(shi)候,王治郅開(kai)始接觸籃球。
1993年,王治郅被選入中國少年“特殊身材”籃球隊,而后又迅速被選進國青隊,成為了中國男籃歷史上最年輕的國家隊選手。
17歲征戰CBA聯賽,王治郅成績不俗,被當選為“賽季蓋帽王”。
此后(hou),賽場(chang)上凡是有王(wang)治郅的(de)身影,蓋帽王(wang)的(de)稱號就必然是他的(de),冠軍的(de)頭銜(xian)也(ye)必是八一隊(dui)(dui)的(de)(王(wang)治郅在八一隊(dui)(dui)服役(yi))。
21歲的王治郅在賽場所向披靡,風光無限,甚至當選了“CBA全明星票王”。
跟隨中國(guo)男籃征(zheng)戰漢城亞錦賽,奪冠(guan)。
亞特蘭大奧運會,王治郅在每個關鍵時刻都能扭轉乾坤,最終幫助中國男籃打進奧運會八強。
眾(zhong)所周知,NBA是無(wu)數籃球運動員的夢想。
王治郅也不例外。
他憑借自(zi)己高(gao)超的(de)球技成為了中(zhong)國第一個進入NBA的(de)男籃(lan)選手。
走進(jin)NBA的(de)王治郅(zhi)本該有更(geng)加廣闊的(de)天(tian)地,更(geng)加耀眼的(de)成績和未來。
然而,在信蘭成一通瞎指揮下,王治郅的職業生涯成了一攤漿糊。
國內只要一有賽事(shi),信蘭成就要召喚王治(zhi)郅回國。
一邊是責任,一邊是理想,王治(zhi)郅哪個都不想辜負。
常年國外國內兩頭跑,王治郅的身體很快就吃不消了。
而且,好多次信蘭成都在NBA賽季緊張時刻召喚王治郅回國,這很難不讓人懷疑信蘭成的用意。
有一次,王治郅實在不想放棄NBA的比賽,拒絕了信蘭成的召喚。
隨即,網絡上出現了許多“王治郅背叛祖國”的新聞詞條。
信蘭成作為唯一(yi)一(yi)個知道內情的(de)人(ren),不僅沒有幫王治(zhi)郅說話出(chu)面澄清(qing),甚至將他開(kai)除,踢出(chu)了國家(jia)隊(dui)。
如此(ci)一(yi)來,豈不是坐實(shi)了王治郅背(bei)叛祖國(guo)的(de)行為。
帶不好隊伍,又把天才拒之門外,難怪國體總局會撤掉他藍管中心主任的頭銜。
除了王治郅,姚(yao)明的隕落也跟信蘭成有關(guan)。
姚明是第二個進入NBA的選手,并且憑借(jie)實(shi)力迅速在火箭(jian)隊拔尖(jian)出頭(tou)。
然(ran)而,姚明剛在(zai)NBA站穩(wen)腳(jiao)跟,信蘭成又開始了(le)他的召喚大(da)法(fa)。
國(guo)內的(de)大小(xiao)賽事,凡是比賽就要(yao)把(ba)姚(yao)(yao)明喊回來參(can)加,姚(yao)(yao)明幾乎全(quan)年無(wu)休。
什么叫大材小用,信蘭成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勞累過度,傷病積累,恢復無果,姚明才31歲,不得不提前退役。
自從姚明(ming)退(tui)役之后,中國男籃(lan)再(zai)無強將,徹底(di)淪為了(le)別人(ren)的(de)手下敗將。
說到這(zhe),就不得不提一下信蘭成(cheng)的“培養規則”。
無視經驗的“舉國(guo)派”
當年的中國男籃有多風光,信蘭成手里的中國男籃就有多“頹”。
第一任(ren)期5年,沒干出一點成(cheng)績。
李元偉上任之(zhi)后,大刀闊斧改革(ge),雄赳(jiu)(jiu)赳(jiu)(jiu)氣昂昂要一雪前恥(chi),甚至(zhi)推出(chu)了“北極星計劃”。
他親自到NBA去請王治(zhi)郅回國效力,中國男(nan)籃在他的(de)帶領下至少兩(liang)屆奧(ao)運會都進了(le)前八。
右一:李元偉
他(ta)主張中國(guo)籃球走市場化(hua)(hua)道路,以(yi)CBA的職業化(hua)(hua)為基(ji)礎,帶動(dong)中國(guo)籃球整體水(shui)平的提升。
這樣的主張跟信蘭成的信念南轅北轍。
李元偉
2009年,李元偉卸任(ren)藍管(guan)主任(ren)之(zhi)位,信蘭成(cheng)再次上任(ren)。
失敗一次,不(bu)總結經驗,信蘭成依舊我(wo)行我(wo)素。
按(an)照經驗來談,國(guo)家隊具有周期性,打完一場比賽完成一個任務之后,團(tuan)隊要(yao)補(bu)充新生力(li)量,至(zhi)少(shao)要(yao)換掉三分之一的人(ren)。
再一(yi)次比賽(sai)之后,再換掉三人之一(yi)的人,新舊不斷交替,才能保證隊伍長(chang)盛不衰。
但是,信蘭成(cheng)只相信老(lao)隊員,可著那(nei)幾個人(ren)使勁(jing)用。
2008年隊伍(wu)人員是(shi)啥樣,2012年還(huan)是(shi)那波人,不(bu)給年輕(qing)人機會,導致(zhi)國家隊青黃(huang)不(bu)接。
直到宮魯鳴上任,這波人才被換掉。
可以說,信蘭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家隊身上。
他不(bu)相信聯賽能(neng)提高隊員(yuan)的水平,更不(bu)信任CBA球員(yuan)的實(shi)力。
中國籃球一把(ba)手(shou)的位置(zhi),一坐就(jiu)是14年,啥(sha)成績也沒干出來,信蘭成不可(ke)避免(mian)被球迷和網友(you)罵。
但(dan)他本人(ren)似乎不在意這(zhe)些。
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信蘭成這(zhe)樣說:
“我沒有做違背良心的事情,大家最多說我保守”
“說句實話,誰處在這個位置誰知道事情有多難辦,但把困難說出來沒有任何意義”
該(gai)說(shuo)不說(shuo),信蘭成(cheng)對自(zi)己的(de)認知還(huan)挺(ting)到位(wei)。
大家的確沒有罵他太難聽,只是對他不求上進的做法感到不滿意。
結語
李元(yuan)偉是(shi)改(gai)革派,主(zhu)張改(gai)變中國男籃的現狀,并且付諸行動。
但任(ren)期有限,理想過于遠大(da),被迫夭折(zhe)。
信(xin)蘭成是保守派,新生力量跟著(zhu)他只有(you)坐冷板凳的機會(hui),老隊(dui)員吭(hang)哧吭(hang)哧埋頭干,走的走傷的傷。
但是,不管(guan)是李元偉,還是信蘭成(cheng),都(dou)不能片面(mian)的(de)看待(dai)分(fen)析(xi)他們的(de)所作所為,說誰好說誰壞。
中國籃球的(de)悲劇(ju),信蘭成或許有責(ze)任,但離(li)“千古(gu)罪人”還差點意思(si)。
參考文獻